活动报道

2023/6/12 9:15:33 浏览:2047人次  

“耒耜之勤”的由来——博物馆里的大语文课

年是第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性发展”。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职能,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6月3日上午,鄂州市博物馆2023年策划的专场活动“博物馆里的大语文课堂”又开课啦!本期的活动主题是——“耒耜之勤”的由来”,20名小志愿者参加。



“耒耜至勤”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跟谁有关? 课堂上,社教老师通过“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引出今天的课题——“耒耜之勤”。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治水过程中,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

为什么所有关于大禹治水的画像中,他都拿着一件类似“叉子”的兵器,用叉子怎样治理水患呢?社教老师引导同学们在图像中找出细节。其实大禹拿着的是当时一件非常常见的掘地工具——耒耜。耜就是我国古代用来耕田的农具,即手犁。大禹治水的措施,即通过开山挖土等方法疏通河道去泄洪。耒耜在治水中的用途是挖土,因此大禹的形象多为手执耒耜。人们突出大禹治水所用的工具,表达了人们对于古时先人智慧的崇敬与信仰。

耒耜是谁发明创造的?社教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耒耜的历史发展以及演变过程,通过耒耜的古今对比,大家进一步理解了耒耜在人类农耕发展史上的重要性。

鄂州博物馆里与“耒耜”相似的文物在哪?同学们跟随老师前往展厅参观。从新石器时期的磨制石斧、石铲,到民间传统的耕耘农具木犁……伴随古人智慧的积累,我国逐步形成一套顺应自然天时的传统农业体系,而在漫长的农业演变史中,保留下的农业实物也成为不同时期农业文明的光辉见证。



手工环节中,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想象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耒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

在部落迁徒和拓展过程,耕播工具和耕播技术很快传播到黄河和长江广大流域,并逐步形成北方以种植旱粮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习俗,就是这把拙朴的耒耜,在莽莽荒原上掘开了农耕文化的汩汩的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