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

11月25日上午,鄂州市博物馆2023年策划的专场活动——“博物馆里的大语文课”,又和大家见面啦!本期活动主题是《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20名小志愿者参加。 你们见过哪些古代的厨具、炊具?课堂上,社教老师介绍了盛行于汉代的一种文物,它就在鄂州市博物馆三国吴都历史文化陈列厅中,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铜釜。釜是古代的一种锅。“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是它的特征。与釜有关的成语有很多,其中广为流传的就是成语“釜底抽薪”。意思是指把柴火从锅底抽掉,使锅里的东西无法加…

中国古人在去世后,常会在坟墓陪葬一种特殊的随葬器物——五联罐。你见过鄂州博物馆里的陶五联罐吗?它与成语五谷丰登又有什么关联?11月18日上午,鄂州市博物馆里的大语文课堂又和大家见面啦,本期课堂将一一为你解答! 如果说将中国的南北美食浓缩成一桌饕餮盛宴,不管少了哪道菜,大米都被认为是最理想,最健康的主食,稳稳占据中国饮食文化一席之地。中国人爱吃大米,将其列为“五谷”之一,然而你知道“五谷”是哪五种作物吗?课堂上,社教老师以“神农传五谷”的神话故事引出“五谷”主角——稻、黍、稷、麦、菽。也就…

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
2023年11月13日浏览:31人次

在中国古代,战争是历史的常态,朝代的更替也是通过战争决定的。 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的土地争端、外交争端、礼仪、颜面等等都可能以战争的形式来作为最后的解决形式。于是便有了那些关于冷兵器的故事。 11月11日上午,鄂州市博物馆“吴都古韵”文博小课堂开展了《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社教活动,20名小志愿者穿越千年,探寻冷兵器时代的辉煌记忆。

11月4日上午,鄂州市博物馆2023年策划的专场活动——“博物馆里的大语文课堂”,又和大家见面啦!本期的活动主题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0名小志愿者参加。 同学们听过木兰从军的故事吗? 课堂上,社教老师带领大家诵读 叙事诗 《木兰诗》,简要概括了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老师还举例穆桂英、梁红玉等古代著名女英雄,在国难当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驰骋在刀光剑影的战场。正如近代革命志士秋瑾诗中所说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

市博物馆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2023年10月23日浏览:2213人次

重阳节也称老人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倡导敬老、爱老、助老的新风尚,2023年10月23日上午,鄂州市博物馆走进鄂州市莲花山康福疗养院,开展“敬老爱老 欢度重阳”雕花剪纸主题活动,为养老院里的老人们送去节日祝福,陪伴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重阳节。        鄂州雕花剪纸也称花样子,从南北朝开始,鄂州就流行剪纸艺术。清末、民国及建国后,鄂州也成为花样剪纸的发源地之一。作为上世纪50年代在鄂州盛行的传统手工技艺,老人们对雕花剪纸并不陌生,那时的人们…

朱盘玉敦的来历——博物馆里的大语文课
2023年10月16日浏览:2695人次

10月14日上午9点30分,鄂州市博物馆2023年策划的专场活动“博物馆里的大语文课堂”在周六的上午又和大家见面啦!本期的活动主题是《朱盘玉敦的来历》,共有30组小志愿者家庭参加。 “朱盘玉敦”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呢?鄂州博物馆里有“朱盘玉敦”吗?随着社教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今天的大语文课堂开始了。 成语“朱盘玉敦(zhū pán yù duì)”,意思是特指古代天子、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朱盘:同“珠盘”,即用珍珠装饰的盘子;玉敦:指玉制的盛器。出自《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