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2011/5/27 15:01:42 浏览:3602人次  

鄂州市博物馆(三国吴都博物馆)展陈选题及展览层位布局的说明(向全市征求意见)

鄂州市博物馆(三国吴都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已历时一年半,先后通过征求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及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委托省社科院、省博物馆等单位已完成了《鄂楚文化》、《历代名人与鄂州》、《三国吴都文化》、《铜镜文化》、《鄂州民俗》、《书画艺术》、《武昌鱼文化》、《陶瓷艺术》等8个展览的陈列内容方案文本。为了把我市博物馆建成国家一级博物馆,使展览选题更合理,展出效果更完美,现将博物馆展览选题与展览层位安排等基本情况向社会进行说明,欢迎大家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

一、展览场馆布局

博物馆建筑总面积19970,其中展出场馆面积约11000,展览主要分布在主陈列楼和综合楼(附楼)内。其展出场馆拟作如下安排:

(一)主陈列楼

一层:总面积约3641平方米。拟做《鄂楚文化》馆、《历代名人与鄂州(通史性)》馆、游客中心。

二层:总面积约2677平方米,拟做《三国吴都文化》馆。

三层:总面积约2747平方米,拟做《铜镜文化》馆、《鄂州民俗文化》馆、临时展厅、体验互动厅。

(二)综合楼

综合楼B幢一、二层为展出层,每层可供展出面积各558平方米,均作为临时展厅,用于《书画艺术》、《武昌鱼文化》、《瓷器艺术》等定期替换的展览。开馆之时,拟首次推出《书画艺术》展。

(三)主楼北附楼

总面积约900平方米,拟做学术报告厅、大屏幕影视厅、历史艺术展演厅。

 二、展览选题

  (一)《鄂楚文化》馆

 1、选题依据。鄂州是古代鄂楚文化交错地区,文化现象异彩纷呈。鄂州既是湖北省作为鄂的发源地,也是西周楚王的别都。所以,此馆拟主要展示鄂州的“鄂”、“楚”文化,提升鄂州作为“鄂”的影响力。

 2、设计思路。以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为线索,以“熊渠与鄂”、“屈原行吟”、“鄂君启节”、“湖北省简称‘鄂’的来历”为主要展出亮点,以馆藏各时期的文物为主要展示对象,分别表现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等时期的历史与文化。辅以文字、图片,配以模型、雕塑及声、光、影现代科技手段,塑造宏大的历史场景,使观众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与古人交流,达到感同身受的目的。

(二)《历代名人与鄂州》馆

 1、选题依据。鄂州有史以来地灵人杰。从西周开始,直至明清、近代,无数文人墨客、历史名家、政要商贾流连于此,留下丰富的诗、文、书、画、遗迹以及大量的事迹、故事。因此,鄂州历代名人史也构成一部鄂州发展史。以该馆陈列替代通史陈列。

 2、设计思路。以西周至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名人的史迹为主要展示内容,辅以实物、图片、场景等手段进行综合展示,使历代名人与鄂州的关系在展览中得到完整的体现,让观众从《历代名人与鄂州》中较为全面地了解鄂州历史。

(三)《三国吴都文化》馆

 1、选题依据。鄂州是三国时期唯一的王城兼帝都。孙权从公元221年来武昌(鄂州)称王、229年称帝建都、直至作为东吴陪都及末帝再度迁徙的都城,东吴六十年的历史中留下了大量的遗物遗迹,形成了鄂州最丰富的历史文化,它是市博物馆(三国吴都博物馆)存在的基础。本着从“再现武昌历史,弘扬吴都文化”的总主题出发,凸现鄂州三国吴都文化成为不可或缺的展览选题。

 2、设计思路。以赤壁之战至吴晋交替这段历史为主线,以孙权称王、称帝、定都武昌、迁都建邺,以及末帝孙皓还都武昌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及馆藏丰富的三国文物为主要展示对象,配以文字、图片、图表、绘画,辅以模型、雕塑、复制品,利用现代声、光、影等科技手段,制作宏大的历史场景(如三国战争、孙权称帝、武昌城修筑及社会生活等),塑造真实的视觉效果,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力,使观众与展览融为一体,置身于三国风云变幻和吴都盛世景像之中。该展览将作为全部展览中的重点进行打造,使该展览成为全国三国旅游线中重要的一环。

(四)《铜镜文化》馆

 1、选题依据。鄂州是“古铜镜之乡”,是中国古代四大产铜铸镜中心之一;市博物馆有着丰富的铜镜馆藏。鄂州汉、三国六朝铜镜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各类神兽镜为鄂州的特色所在;佛像镜成为中国佛教南传始于武昌的重要见证;鎏金铜镜再现古代工艺的辉煌。鄂州古代铜镜不仅辐射全国,而且远渡重洋到达日本。鄂州铜镜及其文化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举办该展览为鄂州的特色所在。

 2、设计思路。以凝重的格调介绍中国铜镜发展的过程,展示鄂州铜镜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文字、图片及大量铜镜,让文物自己说话,让铜镜与观众交流。同时利用模型、雕塑及声光影技术,设计出铜镜使用中与民俗宗教、日常生活等有关的场景,深度介绍与铜镜有关的文学、艺术、思想等文化内涵,并展示鄂州独特的古铜镜复原复制中的制范、冶炼、铸造、打磨等流程及工艺,让观众积极参与其中,体会制镜的乐趣。该展将以全国独一无二的形式进行展示。

(五)《鄂州民俗》馆

 1、选题依据。鄂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遍布城乡,近年来鄂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尤其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进一步凸显鄂州民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独特地域特征。截至目前已经有13个项目被公布为市级名录,其中,鄂州雕花剪纸、牌子锣、嵩山百节龙、玉连环、泽林旱龙舟5个项目被公布为省级名录,前3个项目亦荣列******名录,2010年鄂州雕花剪纸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鄂州建市以来在文化艺术方面获得的最高殊荣。

 2、设计思路。以民俗活动为主线,以入选市级以上名录项目为重点,按民俗的分类,将涉及的项目划分成民俗、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美术及手工技艺和鄂州雕花剪纸四个相互联系又可自成体系的单元,通过文字、图片、实物载体、场景等多种表现形式,配以互动环节以增强展示效果。

(六)书画馆(临时展厅)

 1、选题依据。鄂州是湖北省“书画之乡”,历史上以王羲之、苏轼、黄庭坚、张裕钊为代表的书法家与鄂州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市博物馆馆藏书画、碑拓千余件;鄂州市有大量的书画爱好者,有着坚实的观众基础。该展览的举办,在丰富博物馆展出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鄂州书画整体水平的提高。

 2、设计思路。根据书画展出恒温恒湿的特点,以较大的展柜(区别于基本陈列的展柜)来装饰展厅,使该展厅在既能为相关单位、组织、个人举办书画展览的同时,也能适应其他的展出需要。首次展出书画以市博物馆馆藏各时代的书画碑拓藏品为主,展示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七)《武昌鱼文化》馆(临时展厅)

   1、选题依据。“武昌鱼”是鄂州特有的品牌,鄂州有“百湖之市”之称,鱼文化深远流长。三国时期,吴帝孙皓迁都武昌,导致部分当地官僚的不满,以致编出“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民谣,从此,武昌鱼声名远播。千余年后,一代伟人毛泽东又道出“又食武昌鱼”的著名诗句。为了向世人展示武昌鱼历史及其衍生的水乡鱼文化文化,促进鄂州旅游发展,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筹办这个展览。

   2、设计思路。本展拟从鱼的自然属性(湖泊与鱼类分布、习性等)、社会属性(渔家生活)、艺术人文属性(鱼的文学、美术等)三个方面为展示内容,以武昌鱼文化为重点,辅以现代科技手段,办成一个以宣传历史文化、科普知识为一体的生动而又有趣味性展览,以达到让“武昌鱼游近观众,让观众走进武昌鱼之乡”的目的。

(八)《陶瓷艺术》馆(临时展厅)

 1、选题依据。鄂州有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各时代陶瓷器数千件,珍贵陶瓷器达2000余件,很多是从未展出的精品。特别是鄂州三国六朝青瓷,在全国享有盛誉,其中很多器物成为考古研究、历史研究、收藏研究中的典型器、标准器。

 2、设计思路。通过馆藏的瓷器展示和相关文字介绍,串起鄂州陶瓷的历史概貌,介绍中国陶瓷发展史;通过大量三国六朝青瓷的展示,建立起青瓷展示的权威性平台;通过制陶工艺的展示,加强观众的参与互动效果,让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亲身体会制陶的乐趣。

(请市民以纸质函件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提出宝贵意见。截止日:2011630日。来函地点:鄂州市文化体育局文化科;邮编:436000;电子邮箱:ezwtjbzb@163.com